不知道有沒有媽媽在懷孕的時候,對胎教這個概念感到有些壓力? 雖然內心是這麼想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,但是,內心不免懷疑胎教真的有用嗎? 記憶中,有次看到別的朋友在臉書上分享,他從懷孕一開始就陪著孩子一起聽古典樂,讓我這個只聽流行音樂的媽媽感到一陣抱歉,好像已經讓孩子輸在了起跑點上,只是自己一直對胎教這個概念有點懷疑,總覺得孩子又沒有記憶力,真的會因為音樂播的不同,就對她有不同的影響嗎?
後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,朋友又分享了有關「胎內記憶」的話題!我也好奇地趁三歲半的姊姊在專心玩遊戲的時候,問過她記不記得在媽媽肚子裡面的情形? 可是,她都沒有回答出來。再次去查了一些資料才發現,原來最適合問胎內記憶的時間是睡前跟洗完澡之後。但是,後來再問,也都沒有結果。這讓我不經想要了解,真的會有所謂的胎內記憶嗎? 如果孩子有胎內記憶的話,我們在做胎教的時候,需不需要有特別的方法或是改變呢?
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得先來看探討一下在亞洲對胎內記憶研究最深的是誰? 在台灣,大家開始接觸到胎內記憶,絕對跟日本的知名婦產科醫師池川明有關係,他從 2012 年開始陸續出版了幾本關於胎內記憶的書,在書中他深入調查與訪談了共 3600 多對的親子。池川明醫師發現其中有 33%、也就是每三個小孩中就有一個小孩回答有「胎內記憶」,而有「誕生記憶」的則有 21%。(出生以前的記憶,叫「胎內記憶」。而孩子出生那一刻的記憶,叫做「誕生記憶」。) 而且這些孩子的記憶有許多的共同點。都是形容自己待在暗暗卻有的水的地方,或是突然眼前一片光亮,然後開始大哭。有人甚至記得被剪臍帶的痛,有人則還會說自己是從雲上飛下來找到媽媽的。不過,只有 1% 的孩子會主動的跟爸媽們分享他們的胎內記憶,大部分都是由父母問出來的!所以胎內記憶的真實性,一直受到不少質疑,因為儘管身為父母,也很難完全了解孩子日常所接受的所有訊息,很難說這些所謂的胎內記憶,不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相關訊息後所轉化出來的記憶。跟大人一樣,孩子可能會更容易將記憶混淆或重新組裝!
之前,甚至有新聞專訪專科醫師,他們也都表示從醫學的角度來推斷,胎內記憶實在是件不可能的事情。不過,陸續又有幾個研究,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寶寶最早能夠擁有記憶力的年紀。畢竟,人類是很奇妙的生物,我們的科學雖然已經可以帶領我們離開地球,到外太空去生活,但對於每個人都擁有的頭腦其中的運作機制,瞭解卻是有限。
日前,荷蘭科學家做了一個研究,他們針對 100 位懷孕的媽媽,發現如果持續提供相同的震動刺激,寶寶會因為習慣而不再反應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記得體驗過這個刺激。藉此,研究人員發現嬰兒在 30 周的時候,就擁有可以持續 10 分鐘的短暫記憶能力。而在寶寶 8 個月 (約 34 周) 的時候,記憶能夠持續到 4 個星期之久。另外一項利用心跳速度,來回應是否熟悉母親聲音的研究,也得到了一樣的結果,在 34 周的寶寶就能有持續 4 周的記憶能力。他們對於媽媽之前每天念兩次的童謠,能夠在 4 周後,依然感覺對這個聲音與內容熟悉,而不會改變心跳的速率。
儘管上面的研究,讓我們了解寶寶們在子宮內是有記憶能力的,但記憶運作機制的複雜度,其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。美國的埃默里大學用動物實驗後發現,他們讓第一代的被實驗者害怕某一種氣味,這種害怕的體驗,居然能夠傳達給從來沒有聞過這種氣味的下一代的被實驗者,當下一代實驗者聞到這種氣味時,他們也會感到害怕。這種體驗,甚至可以傳達到第三代。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記憶這項恐懼的神經元,會往下複製,所以這種體驗與記憶能被傳承下來。
雖然有這許多實驗說明了胎內記憶並不是沒有可能的,他可能是一種感覺,孩子們記得,然後在成長的過程中,慢慢學會了形容那種感覺。對人類來說,要記憶一種感覺怕是比記得一個英文單子要容易得多。但是要在現階段就說胎內記憶是真實的,卻又還無法得到科學上的證明。
所以還是把這件事情當成一種樂趣來享受吧!也許真假並不是那麼重要,孩子如果能夠形容出他們內心的感受,而且身為一個爸媽,能夠聽到孩子說,他是從雲彩上挑選了我做他的媽媽,這種話實會讓父母太感動了!這種屬於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連結,不用科學去證明也很好!而且,如果你相信胎內記憶是真的,那麼除了樂趣,你還要像我一樣把矯正你對胎教的概念。因為如果孩子真的有記憶能力,而我們的恐懼或對某些事物的感覺,可能會在懷孕的時候就傳達給他們。那麼怎麼讓自己在懷孕的時候心情愉快,把快樂且正面的力量傳達給肚子裡的寶寶,就變得真的非常重要!胎教不是想著要怎麼去教育他們,因為就算他們有記憶力也不代表他們有學習的能力。我們要給他們的是一個良好的發育環境,也許不在於到底是古典樂還是流行樂,而是媽媽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!
授權文章 © in媽咪育兒新知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