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媽媽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自從有了小孩後,我們不只要處理自己的事情和煩惱,現在我們還要去學習照顧另一個幼小的生命。對於新手媽媽來說,怎樣餵母乳、怎樣幫寶寶洗澡、遇到寶寶生病時要怎樣處理,每一件都會讓人感到手足無措。到小孩會走路,我們又開始會擔心他跌倒受傷,整天跟著他屁股跑。
以為他上學了,我們就可以放下心頭大石,但是又開始有一連串行為問題出現。再加上,在傳統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觀念下,只要小孩有任何問題,不管是健康方面,或是教養方面,大家的茅頭一律會指向媽媽;說她不會照顧小孩,說她沒有把小孩教好。當媽媽的就一定要樣樣會、樣樣通嗎? 當媽媽的就不能犯錯嗎? 在這樣的壓力底下,有誰可以輕鬆的過日子呢?
但是,媽咪啊,為了我們自己,更為了我們的小孩,我們一定要學著放輕鬆。
父母的壓力對小孩有什麼影響?
根據美國 Intermountain 兒童醫院部落格的報導,研究顯示,教養的壓力會造成父母憂鬱、夫妻產生衝突、健康受到影響、教養失效、以及增加小孩行為上的問題。也許我們會認為我們不會讓小孩感受到我們的壓力;但是可能連我們自己也沒有發現,當我們感到有壓力時,我們的情緒會受到影響,然後會從我們說話的口氣、表情、和支體動作中反映出來;使身邊的人都被緊張的氣氛所包圍。我非常害怕蟑螂,但是又希望小孩可以勇敢;所以我都會強作鎮定。但是每次當我看到蟑螂時表情的僵硬,不斷催促小孩走快一點和急速的呼吸是騙不了人的。後來,小孩每次看到我表情有一點點異象,他就會緊張地跑到我身邊問我:「怎麼了?怎麼了?」其實我們可以從寶寶看到我們笑就會跟著笑這一點知道,寶寶的情緒是會被我們牽引的。
社會科學研究所和美國杜克大學 (Duke University) 兒童與家庭政策中心的研究教授,Jennifer E. Lansford, PhD 認為,「從小孩出生開始,他們便會注意到別人流露出來的情緒線索。」其實不只我們的表情,當我們心情愉快時,我們抱寶寶的動作會比較溫柔,聲線也會比較甜美,寶寶自然會感受得到。
媽咪們,一起來輕鬆一下吧!
- 要懂得取捨
寶寶剛出生的時候,我什麼都很緊張。緊張寶寶有沒有吃飽、有沒有睡好。而且我嚴格的要求自己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,就是為了要給寶寶一個乾淨的環境活動。又要打掃,又要煮飯,又要照顧小孩,我不只把自己逼到情緒失控,而且還常常因為老公不會主動幫忙而生氣,然後很容易的就會把氣出在小孩身上,家庭的氣氛變得非常不好。後來,我問我自己:「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?」我的回答是,「為了小孩好。」但是,我每天都為了這些事情而生氣,對小孩真的好嗎? 不,一點都不好。所以後來,我想通了,地板髒一點又有什麼關係,小孩總不能永遠活在一個無菌的環境裡;沒時間煮飯,偶爾吃一下外面的也很不錯啊。只要想通了,生活的壓力自然會減少,跟老公和小孩的關係也逐漸變好。 - 勇於請求幫忙
我們有時候會被「媽媽」這兩個字套牢,認為當媽媽的就應該要煮飯、照顧小孩、打掃...。但是有些人就真的很不喜歡做家事;有些人工作很有責任感,但是對著小孩就會很沒有耐性;與其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,倒不如面對現實,去找別人幫忙。如果家裡有長輩的,是不是可以請他們幫忙照顧小孩呢? 這樣你可以做你喜歡的工作,小孩也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顧。有時候,跟小孩分開一下,感情反而會更好,因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跟小孩相處,氣氛會更融洽。 - 對自己好一點
很多全職媽媽以為 24 小時黏住小孩就是好媽媽,但是不只你需要透透氣,其實我們也需要給小孩學習跟別人相處的機會。所以偶爾讓自己放放假,把小孩交給老公照顧,一方面可以讓老公學習照顧小孩,另一方面可以給小孩跟老公聯絡感情的機會。跟朋友去看一場電影、和好姐妹吃個下午茶,或是去做一個淨化心靈的 SPA 都很不錯。 - 不要求完美
媽媽也是人,人就會有情緒。當我們不開心時,讓自己痛快的哭一場;偶爾不小心對小孩發了脾氣也不用覺得太內疚,只要我們事後好好的跟小孩道歉,然後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,小孩一定會原諒我們的。 - 放慢腳步
我們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,想要把家裡的事情做好的同時,又怕陪小孩的時間不夠,對於職業媽咪,這更是一個大難題。當我有了小孩後,我發現我走路變快了,吃飯也變快了;偶爾自己出去買個東西,但是心還是掂掛著家裡的小孩。所以很自然的,步伐便會變快,總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衝來衝去。吃飯也一樣,總希望快點吃完,好照顧小孩。但是,其實我們不需要把時間抓得哪麼緊,既然事情永遠都做不完,倒不如分開來慢慢做,一天做一些,一天做一點,不用把自己的行程排到哪麼滿。 - 保持平常心
的確現今的社會讓我們覺得越來越不安全,但是小孩總是需要長大,要懂得照顧自己,保護自己的。所以媽媽要保持平常心,應該要注意的安全我們都注意,其他的就不要想太多。很多的事情是我們沒辦法控制的,特別是意外,與其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,搞到大人跟小孩都緊張兮兮,不如教小孩保護自己的方法,然後便盡情的去享受親子時間吧!不要為了過分的擔憂而破壞了親子間的互動。 - 不要比較
有些媽媽會把自己跟別的媽媽比較;「她好像比較細心」、「她又好像比較會哄小孩」、「她的小孩好像比較聰明又聽話」。每個小孩都有他們獨特的個性,每個家庭的教育和方法都不一樣,我們沒有必要要跟別人比較。你的小孩跟她的小孩不一樣,不代表你的教養方法有問題,更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壞媽媽。我們可以吸收別人好的建議,但是要自己斟酌適不適合自己的原則和小孩。 - 尋找專業求助
如果發現自己在教養小孩方面遇到很多的困難,其實我們可以去參加一些由社區或宗教團體組成的分享小組。在小組裡面會有專業的老師為我們分析我們的狀況,還有很多媽媽分享教養的心得;你會發現其實我們並不孤單,有很多父母跟我們一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。
授權文章 © in媽咪育兒新知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