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紐帶是大腦發育的一個核心部分
大家有沒有見過猴子是如何撫育後代的? 小猴子出生以後,會緊緊扒著媽媽的身體,貼在媽媽的肚子上,隨著母猴子到處走。小猴子為什麼要緊緊貼在媽媽身上? 是,他還小,沒有行動能力,這樣母猴子可以保護他,同時吃奶也方便;但是,同樣重要的是,小猴子需要這樣的肌膚相親來幫助他們的大腦正常發育。這樣講是有證據的,因為當科學家強制性的剝奪了小猴子依偎媽媽的機會後,它們後來都變成了有精神問題的猴子。我們都知道,人和猴子的親緣關係非常近,從進化觀點看,我們和猴子是一樣的,都需要肌膚相親作為大腦發育的基礎之一。如果我們把大腦看成一個球體,我們可以假設發育過程是這個球體一層層加大的過程。當嬰兒出生的時候,這個球體只具有一些基本功能,比如維持生存的呼吸等植物性功能,而在嬰兒成長的過程裡,新的功能會一點點地疊加到這球體的外層。所以,越是位於裡層的部分,就越是大腦功能的核心部分,是與生存本能直接相關的部分;而在外層的往往屬於認知方面的高級大腦功能。
嬰兒剛出生,就會開始感知父母對他的碰觸、抱持、照護,這時候他的親子紐帶就會開始發育,他的大腦就會出現這部分功能。這是很靠內層的功能,所以親子紐帶對寶寶來說,是和他的生存本能密切相關的一種需求。如果他沒有機會發育這種紐帶 (比如一出生即遭遺棄、或者頻繁更換主要照顧者),那麼即使他仍能長大,大腦的這一塊功能是永遠缺失的。科學家認為,親子紐帶的發育時期有一個關鍵期,這段時間是從出生到 18 個月。
我們需要怎樣的親子紐帶?
既然親子紐帶對寶寶來說,是關乎生存的大腦核心功能之一,那麼爸媽們應該怎樣培養這樣的紐帶呢?
我們再看回動物界,看看那些和我們親緣關係很近的哺乳動物。其實不是只有靈長類 (如猴子) 的動物才有親子之間的密切接觸的,像大家熟知的袋鼠,小袋鼠會待在媽媽的袋子裡保持親密接觸,到足夠大了才鑽出來。如果我們人也仍然具備動物的本能的話,那麼我們也應該像這些猴媽媽、袋鼠媽媽一樣,無時無刻的把寶寶帶在身上才對。
如果我們去看一些仍然停留在文明早期發展時代的原始部落,很多媽媽真的是無時無刻的把寶寶背在身上的。這也是為什麼現代育兒理論裡面有一派的聲音越來越大,那就是 attachment 的理論,鼓勵媽媽們始終關注寶寶的需求,不管做什麼,都讓寶寶在自己身上。當然,這種做法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實際,但退而求其次的話,當你可以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,你可以用嬰兒背帶把他背在你身上,這樣不但省去你抱著寶寶的力氣,還能長久的讓親子之間保持接觸。
不過這裡面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,那就是我們僅僅有紐帶還不夠,我們還需要健康的紐帶。不管是猴子還是袋鼠,當寶寶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,他們必然會從母體脫離,在有些動物群體裡,雄性的動物一旦成年,就必須自行外出另外尋找同伴,而不能和媽媽黏在一起。這種分離的過程,對動物來說來得自然而然,對人來講,是否也會如此? 恐怕不是,因為我們都知道,爸媽管小孩管得越多,小孩越難獨立。
人的大腦比我們的親戚動物,還是複雜很多很多倍的,我們要發育的功能多很多,特別是那些高級認知領域的功能;而一些核心功能,往往又有發育的關鍵期,過了那個時期,就很難靠之後的彌補再發育一遍。所以,寶寶需要親子紐帶的時期是他出生後的第一年和第二年,之後他的大腦發育會專注於認知方面的發育,那麼爸媽也應該更多的刺激他的認知發育,而不是繼續的時刻把他抱在懷裡,進一步加強親子紐帶。當然啦,兩歲以後的寶寶,還會繼續和父母建立感情上的聯繫,但是這種功能主要是大腦認知領域的功能,而不是我們之前說的那種關乎生存的核心紐帶功能。
另外一方面,人的大腦又終身具有可塑性,也就是說,即使在發育期完全結束以後,寶寶已經長成大人了,他的大腦還是可以變化的,這種變化同發育期相比是微小的,但仍然還是變化。所以,如果你的寶寶已經脫離嬰兒期,而爸媽由於種種原因覺得尚未給他足夠的照護,你還是可以通過日常的肌膚接觸 (如擁抱親吻) 來一定程度的修飾他的大腦發育,讓他和你建立更多的情感聯繫。
授權文章 © in媽咪育兒新知 版權所有